技術含量低、勞動力成本上升是中國制造業面臨的難題。 在轉型的背景下,中國制造業一方面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南亞地區進行產業轉移;而另一方面,中國制造業本身制造技術的提高也同樣重要。以廣東的家電制造為例,2011年下半年起,家電行業受到房地產市場疲軟、各類補貼政策退出,以及海外市場經濟下滑等因素的影響,需求不旺、市場遇冷,終端銷售數據下滑。“寒冬”中,廣東家電開始了各自的轉型升級之路,努力推動技術進步和創新,其中,通過智能化來提高效率和質量是廣東家電發展的特色。 從廣東智能制造最密集的順德地區情況來看,順德在2011年就被國家工信部授予成為全國唯一的“裝備工業兩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試點”。兩年來,順德不斷發展“智能裝備”、建設“智慧工廠”、研制“智能產品”、打造“智慧服務”,初步形成了以智能化機械裝備、工業機器人、智能家電為代表的智能制造產業體系。據初步統計,2012年,順德全區智能裝備產業工業產值達837億元,同比增長21.7%。 通過智能化升級,廣東家電的智能化變革讓自身的市場份額未降反升。數據顯示,TCL去年累計銷售液晶電視1578萬臺,產量位居全球第三;格力電器去年營收1000.84億元,成為國內首家以單一品類超越千億的專業化家電企業等等。去年,廣東家電行業累計完成產值已超過6100億元,占全國家電行業累計完成產值11447.41億元的53.28%。不過,智能化升級需要以較強的高技能人才為依托,“金字塔尖”的研發管理人員,優秀的產業技術工人是重要的推動力量。
|